拎包入住的精裝房是不少圖省心購房者的首選。由于裝修質量、風格喜好等問題,不少業主購買精裝房后,又將開發商新裝的瓷磚、馬桶、洗漱盆等敲掉,這種“砸新換新”的浪費現象還很普遍。買了精裝修房子卻要砸了重裝,很多業主既痛心又無奈。
為什么花錢買了精裝房,又要敲掉這些裝修呢?千屋一面、沒有個性倒是其次,最主要的問題在于裝修質量不過關!靶路看纱u貼得不平整甚至有裂紋,馬桶、盥洗盆樣式很老、陶瓷不夠白,馬桶蓋很薄、蓋下時砰砰響”,許多業主因此表示,這些全新的裝修就只能被當垃圾扔掉了。
按裝修公司的統計數據――九成以上的購房者都要換掉精裝房里的一些家居建材,那“精裝房”實在難以名副其實。業內人士認為,當前各地新房的相關強制性驗收標準“僵化”,是導致裝修浪費的重要原因之一。目前,各地新房強制性驗收標準基本都對門窗、墻皮、開關插座及燈具、廚衛瓷磚和廚衛用具做出裝修要求,但是只要裝了就行,對于其質量卻沒有具體的驗收標準。于是,開發商為了能通過驗收,該有的倒是有了,但所選用的裝修建材質量參差不齊。
由于目前精裝修房的相關標準和法律法規都還不完善,在購買前后對于消費者的相關權益、售后的保障方面,購房者也都要給予更多關注。只有在簽訂合同、后續驗收上都做到認真不馬虎,才能保證不去進行“二次裝修”的返工工作。
第一,在材料和裝修標準問題上,應盡可能多地向開發商問清楚、弄明白,并清楚明白地寫入合同。裝修材料不能只是寫“進口的”、“高級的”,而要詳細到具體品牌、具體型號等等,不同品牌甚至不同型號的產品在質量和價格上都會有很大的差異。
第二,對于寫明的材料、家具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要求,也要更多地去查詢和比較,對比樣板房和市場里的情況,如果有不滿意和覺得自己今后會不合用的設計、裝潢,應盡早向開發商提出。
第三,考慮到比較普遍的問題,對于今后的售后維修保障年限、操作,出了問題是找開發商還是裝修方、材料商,都要有所詳細約定,不能到時候互相推諉,一拖再拖。在驗收的時候也要仔細審核,也包括環保質量等安全的檢測。